查看原文
其他

林云柯 | 冰块与野兰花

林云柯 中国图书评论
2024-09-23

专栏

概念

主持人:林云柯
作者单位: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

一位对我很重要的编辑朋友最近离开了这个世界,她去世前在微信聊天中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编辑遇到名作者不如遇到有趣的作者。”


在此前几年的时间里,我们有断续的交流,从中不曾感到任何死亡的气息。在南印度洋的一个岛上,她向我展示用一些类似中餐的手法烹饪的当地食材。这一做法常让我想起一个流行概念:理论旅行。但与其本义中蕴含的漫长而复杂的熔炼过程不同,在烹调的“旅行”中,一切随生活形式即刻发生,“异国情调”就这样被“物质性”夯实了。人们最寻常的做法仍是通过纪念品保留“旅行”中时空域界的可触性。真正需要讲述的,仍然是那些具体发生的事情和有所“触动”的物质性情境。


本期选题的来源也是具体的,它来自我与金雯教授的研究生阅卷经历。对于“中国风”的理解,大多数考生重点论述了精神传播与艺术风格,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、也是本题的正确答案:器具。这种普遍错失反映了概念与理论“旅行”已经被过多地虚化到了“精神”或“话语”层面,它过多地服务于一种“主体对抗”,而非基于文化真实可触性(touch,“接触”作为“交往”与“互鉴”的具身性意义)的“主体间性”。“旅行”中发生的是一种“恢复”而非“占领”,它不应表现为一种被架空的学术概念内耗史。


理查德·罗蒂曾用遗世独立、知识繁杂的野兰花象征哲学中的“真理”,认为它并不如有关团结、理解和民主的实际过程重要。但也曾有段时间,他试图找到一种能够通达行动的“审美框架”。这又让我想到《百年孤独》的开篇,奥雷连诺在那个下午去见识的吉卜赛人带来的冰块。从这里开始,“魔幻”与“现实主义”恰如其分地在“旅行”中汇合了。如果没有这些凉热、色感与味道,我们借助理论概念所要恢复的东西还会是什么呢?


原刊于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23年07期。
本文系未编排稿,成稿请查阅本刊。



专题
就地过年 | 法兰克福学派 | “给孩子” | 文学与声音 | 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 | 算法社会 | 媒体资本 | 姐姐综艺 | 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 | 科幻与未来 | 元宇宙 | 城市空间病理学 | 游戏研究 | 本雅明诞辰130周年 | 数字劳动 | 技术与后人类 | 数字货币 | 茅奖四十年 | 游戏性网络文学 | 过劳时代的劳动 | 声音政治研究 | 港澳文艺 | 元宇宙叙事
栏目一览
期刊导读 | 盘点 | 社会关注 | 私人阅读报告 | 读书生活 | 冷眼 | 重读 | 学术书评 | 思想文化 | 特约书评人 | 双子书话 | 著译者言 | 书界观察 | 读家有方 | 书评空间 | 概念 | 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|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 | 年度评论

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
投稿邮箱:chinabookreview@163.com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中国图书评论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